诏安猫仔粥基本介绍名称由来:据传清朝年间,诏安城内有户官宦人家,长孙为让新婚媳妇免受吃残羹剩饭之苦,以 “煮猫仔粥” 为借口,用鲜料和剩饭为她快速煮粥。因家中确实养猫,祖母太夫人信以为真,“猫仔粥” 由此得名。
地位及美誉:诏安猫仔粥是福建诏安著名的传统小吃,与诏安青梅、书画并称 “丹诏三宝”,与天津狗不理包子共享 “南猫北狗” 美誉。
制作特点食材选择:选用上等的江南大米作主料,搭配虾、鱼片、猪瘦肉片、鸡脯肉丝、鱿鱼、猪腰花、猪肝、海蛎、鸭内脏、水发香菇丝、葱段等二三十种配料。
烹饪方法:先将大米浸泡 4 小时,捞起淘净沥干,放在铺有纱布的笼屉中旺火蒸至米心刚透,立即倒入笊篱里淋浇冷开水,沥干晾凉。小锅置于旺火上,倒入猪骨汤烧沸,加入适量米饭和粥料,煮至米饭断生,倒入碗中,放进适量味精、食盐调味,撒上炸蒜丁、胡椒粉、芫荽即可。
口味特点:米粒韧嫩、汤清而鲜、气味醇香、营养丰富,味道鲜美可口,能让人胃口大开。
文化意义历史文化价值:猫仔粥的起源传说众多,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故事,承载着诏安地区的历史文化记忆,是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。
情感纽带作用:对于诏安人以及海外侨胞来说,猫仔粥是一种故乡的味道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,能够唤起他们对故乡的美好回忆,是连接乡情的重要纽带。
经营现状:猫仔粥通常采用现煮现卖的方式,传统老字号多采用路边摊形式经营,夜幕降临,在闽南街市上,常常能看到猫仔粥小摊,听到热闹的叫卖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