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星鱼丸是福建福州市著名的特色传统汤菜之一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历史渊源
传说起源:相传古时候,一位商人搭渔民的船南行经商,途中遇台风,船触礁损坏,修船期间粮断,只能天天吃鱼。商人吃腻了鱼,船妇便用仅有的薯粉和刚钓到的鳗鱼,去皮除刺后将鱼肉剁细,抹上薯粉制成丸子,煮熟后别有风味。商人回到福州后开设 “七星小食店”,特聘船妇为厨师,独家经营 “鱼丸汤”,后因一位进京应考的举子题诗 “点点星斗布空稀,玉露甘香游客迷。南疆虽有千秋饮,难得七星沁诗脾” 而得名。
文化传承:七星鱼丸起源于福建沿海地区,是当地渔民智慧的结晶,承载着福建的海洋文化和饮食传统,2018 年被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鱼丸
制作工艺
选料:鱼肉多选用鳗鱼、马鲛鱼、鲨鱼等新鲜海鱼,这些鱼肉肉质细腻,富含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。猪肉一般选择肥瘦适中的猪前腿肉,虾仁则选用新鲜饱满的鲜虾。
制馅:将猪肉切成小块,加入适量的盐、糖、生抽、葱姜水等调料,搅拌均匀,腌制一段时间使其入味。虾仁可剁碎后加入猪肉馅中,也可直接使用整颗虾仁,增加口感的丰富性。
打鱼茸:把选好的鱼去皮去骨,将鱼肉切成小块,放入搅拌机中搅打成鱼茸,或用木槌等工具反复捶打鱼肉,使其成为细腻的鱼茸。在搅打或捶打的过程中,加入适量的盐、淀粉、蛋清等,继续搅拌或捶打,使鱼茸上劲,变得更加有弹性。
包馅成型:取适量的鱼茸放在手心,揉成圆形,然后用手指在中间按出一个小窝,放入适量的肉馅,再将鱼茸慢慢合拢,包裹住肉馅,搓成圆形的鱼丸。
煮制: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或高汤,烧至微沸,将鱼丸逐个放入锅中,用小火煮至鱼丸浮起,再煮几分钟,确保鱼丸熟透即可。
风味特点
外观:鱼丸如核桃大小,色泽洁白,圆润饱满,漂浮于热气腾腾的汤面,宛如满天星斗,十分美观。
口感:鱼丸外皮 Q 弹滑嫩,富有弹性,咀嚼时能感受到鱼丸的韧性和爽滑。内里的肉馅香松鲜美,与鱼丸外皮的口感相互搭配,相得益彰,一口咬下,满口的鱼香与肉香瞬间在味蕾间绽放,令人回味无穷。
味道:以鲜美的海鱼为主要原料,保留了海洋的鲜味,同时加入猪肉馅和各种调料,使得鱼丸的味道更加浓郁醇厚,汤鲜味美,清甜爽滑,不油不腻。

鱼丸
食用方式
鱼丸汤:将煮好的七星鱼丸放入煮好的高汤中,加入适量的盐、鸡精、胡椒粉等调料调味,再撒上葱花、香菜等,煮成一碗热腾腾的鱼丸汤,是最常见的吃法。
火锅食材:七星鱼丸也非常适合作为火锅食材,在吃火锅时放入鱼丸,待其煮熟后捞出,蘸上自己喜欢的调料,享受鱼丸在火锅中的独特风味。
搭配其他食材:还可以将七星鱼丸与其他海鲜、肉类、蔬菜等一起烹饪,如与虾仁、海参、香菇、青菜等搭配,制作成各种菜肴,增加菜品的丰富性和营养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