幔亭宴是武夷山具有传奇色彩的神仙宴,也是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传统宴席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历史渊源:相传秦始皇二年(前 220 年)中秋,武夷君、皇太姥和魏王子骞等武夷十三仙在幔亭峰顶设彩屋幔亭数百间,大宴乡民,仙凡欢聚,这便是幔亭宴的由来。该传说最早记载于南宋祝穆所著的《武夷山记》,后被清乾隆十六年(1751 年)邑人董天工收录于《武夷山志》中。
文化内涵:幔亭宴以仙凡筵宴的传说形式,体现了武夷先民崇尚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,蕴含着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,具有广泛的文学价值和民间传承性。
现代演绎
场景布置:宴会厅正上方悬挂牛头一架,两边柱子上各悬挂牛头,另两侧高挂棕衣、红辣椒干,大红绸布,门口有天香 6 根,大红蜡烛一对,红灯笼高挂,充满浓郁的民俗风味。
仪式流程:宾客需在红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,并用香在名字下烧洞,表示宾客已到。之后,司仪宣布宴会开始,主人或主宾点燃宴会的喜烛,礼仪小姐托出酒壶、爵、酒提等酒皿,两青年抬出一米缸米酒,绕厅一圈放下,开坛之后酒味飘香四溢,倒入锡壶中,此时幔亭宴正式开始。
菜品特色:菜肴可分为四道,第一道 “玉女迎宾”,有 10 个小碟,用冬笋片拼配成武夷山景点玉女峰的晨曦图案,还有南山寿饼、五香咸笋、青梅珍珠等;第二道是主菜,包括翡翠流霞、干鱼宴仙、龙游凤舞等武夷山民间美食;第三道是点心,如清明粿、山粉、杂粮包等武夷山小吃;第四道是甜点。
音乐表演:宴会上会响起典雅的古乐曲,如 “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” 等曲子,还会有鼓师、板师、弦师、歌师等进行演奏和演唱,为宾客营造出仿佛置身于武夷洞天仙府的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