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夷山建兰是指产于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建兰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基本信息
科属:兰科兰属。
学名:Cymbidium ensifolium (L.) Sw.。
别名:四季兰、八月兰、剑叶兰等。
生长环境
气候:武夷山地处亚热带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为建兰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。
地形地貌:多山地、丘陵,森林覆盖率高,建兰多野生于疏林下、灌丛中、山谷旁或草丛中,海拔 600-1800 米的区域。
土壤:武夷山的土壤多为酸性,富含腐殖质,排水良好,适合建兰的生长。

建兰
形态特征
假鳞茎:卵球形,长 1.5-2.5 厘米,宽 1-1.5 厘米,包藏于叶基之内。
叶片:带形,具有光泽,叶面平展不卷,叶下部直立而细,中部以上弯曲肥大,叶尾微向上翘起匙状,叶姿挺拔刚劲,叶阔质厚呈弓形,形态潇洒飘逸,四季常青。
花葶:直立,从假鳞茎基部发出;总状花序;花苞片最下面 1 枚长可达 1.5-2 厘米。
花朵:常有香气,色泽变化较大,通常为浅黄绿色而具紫斑;萼片狭椭圆形或近狭长圆形;花瓣狭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;唇瓣近卵形。
主要品种
玉女素:也被称为玉女绣针,叶片细狭纤细,叶尖尖锐,具有半直立叶型。花朵为绿白色净素花,花型端正,外三瓣瓣尖急收尖如明显针尖状。
风兰:是武夷山建兰中较为有名的品种,清代晋江人苏大山在《红兰馆诗抄》中曾有记载。它也是一味中药,可全年采收,主治肺热咳嗽、跌打损伤等。
四季兰:《崇安县新志》载:“四季兰,生武夷山,明蒙慎《游接笋峰记》云‘石栏植兰以万计,叶长如茭花,四季不绝,芬芳触鼻’”。可见其在武夷山的生长繁茂。
素心兰:花被浅黄绿色或绿白色,无紫红色条纹或斑,因其花无杂色而名贵,是建兰中的珍品。

建兰
价值
观赏价值:株丛蓬勃,叶态多姿,叶片终年碧绿,花形多样,色彩丰富,花具浓郁香气,是观赏价值较高的盆栽花卉,适宜在客厅、会议室、宾馆或庭园摆放。
药用价值:建兰的叶可作中药材入药,据《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》记载,其具有理气解郁、清利湿热、凉血的作用。
文化价值: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底蕴,代表着高洁、典雅、爱国和坚贞不渝等美好品质。武夷山建兰作为兰花中的重要品种,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。
保护现状
由于生境丧失以及人为大量采集等因素,建兰种群数量和规模急剧减小。2004 年,被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收录为易危物种;2013 年,被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》收录为濒危物种,同年被列入《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(CITES)》附录 Ⅱ;2021 年,被中国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》列为二级保护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