桔红糕是中国闽南和江浙地区流行的特色小吃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基本信息
起源与流行区域:桔红糕起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海镇,后在闽南和江浙地区广泛流行。
寓意:闽南语中 “橘” 与 “吉” 同音,赋予了桔红糕 “大吉大利” 的美好寓意,常被用于年节、婚嫁等喜事中,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。

桔红糕
制作特点
原料:主要原料为糯米、金桔、白糖等。糯米需选用优质的品种,经浸泡、研磨等工序处理;金桔多采用蜜饯或糖渍的方式加工,以褪去青酸,保留清香。
制作工艺:先将糯米制成炒糯米粉或水磨糯米粉。然后,把金桔制成酱或切成小块,与融化的白糖、适量的水一起加入糯米粉中,搅拌均匀形成面团。接着,将面团搓成条、切成小块,经蒸熟、晾凉等工序后,表面再撒上一层熟糯米粉防粘。
口感与风味
口感:造型玲珑,剔透如玉,糯滑可口,甜韧适中,具有 Q 弹的口感,且糯而不粘,入口即化,老少皆宜。
风味:带有浓郁的玫瑰桔香,口味甚浓,甜味纯正,细细品味,既有金桔的清新果香,又有糯米的醇厚米香,还有淡淡的薄荷或桂花香味。
营养价值
糯米: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 B1、维生素 B2、烟酸及淀粉等,能为人体提供能量,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的功效。
金桔: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、金桔甙等成分,具有理气解郁、化痰止咳、开胃生津、养颜美容等作用。
文化意义
传统节日食品:在闽南和江浙地区,桔红糕是春节、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必备食品之一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桔红糕,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团聚的温馨感。
地方文化代表:作为地方特色小吃,桔红糕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,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,也是游客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