驴打滚,又称豆面糕,是中国东北地区、老北京和天津卫的传统小吃之一。以下是具体介绍:
名称由来: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需在黄豆面中打滚,犹如郊野小驴打滚扬尘,故得此名。《燕都小食品杂咏》中也有关于其名称由来的相关描述。
历史渊源:驴打滚起源于满洲,缘起于承德,盛行于北京。满族因狩猎生活,常早出晚归,吃粘食耐饿,喜吃粘食便成了满族人的传统,驴打滚就是从粘食演变而来的大众化小吃,至今已有 200 多年历史。

驴打滚
原料与制作:主要原料有大黄米面、黄豆面、澄沙、白糖等。制作分为制坯、和馅、成型三道工序。先将大黄米面加水蒸熟,擀成片,抹上豆沙馅卷起来,切成小块,最后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即可。现在很多小吃店常用江米面代替大黄米面。
口感与特色:成品黄、白、红三色分明,外层粘满豆面,呈金黄色,豆香馅甜,入口绵软,别具风味,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。
营养价值:糯米可补脾暖胃、补中益气;黄豆富含优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,对营养相关慢性病有一定预防作用;红豆富含膳食纤维等,有助于健脾益胃、促进排尿等。
荣誉与文化意义:1997 年被评为 “中华名小吃”。2014 年 APEC 期间的国宴上,驴打滚作为中国传统特色小吃端上餐桌,展现了中国文化。
武夷山特产网 www.chinawys.com 合作请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