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田埂边上黄豆的相关内容介绍:
种植优势
充分利用土地资源:水稻田埂一般有 30-40 厘米宽的长条形埂面,可播种两行黄豆,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,尤其是丘陵和山区,能有效节省种植面积,实现一地两种,提高土地利用率。
省工省力:翻犁、泡田、撒秧、栽插等水稻种植工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,而在田埂上种植黄豆,无需额外翻地,只需简单种下黄豆种即可,减少了劳动力投入。
水分供应充足:黄豆是根系较浅的农作物,对水分需求较高。种植在田埂上的黄豆可以从旁边的稻田中吸收水分,只要稻田不干,黄豆就不易因干旱而减产,无需人工专门淋水。
肥料获取便利:种植水稻时,农田里通常会施入牛粪、猪粪、化肥等肥料,田埂是由田里的泥巴垒起来的,本身含有肥分,相当于给黄豆施足了底肥,后期稻田施肥时,黄豆也能受益,基本不需要额外施肥。
减少病虫害:种植水稻时打农药,田埂上的黄豆也能顺带被喷洒到,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。此外,稻田边常有青蛙等益虫出没,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黄豆的虫害发生。 武夷山特产网 www.chinawys.com
保护田埂:黄豆生长后,其密集的根系可以固定田埂土壤,在雨水充沛的季节,能防止暴雨冲刷导致田埂泥土流失,避免田埂变矮变小甚至塌陷,保护水稻田免受洪水危害。
避免杂草丛生:种植黄豆需要对田埂进行除草管理,从而避免了田埂上杂草丛生与水稻争肥,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,而且黄豆生长过程中,根系的根瘤菌可固氮,不需要氮肥,不会与水稻争肥。
种植注意事项
选择合适品种:应挑选植株相对低矮的黄豆品种,如铁峰 29 等,可减少对水稻光照的遮挡,降低对水稻生长的影响。
控制种植密度:种植不能过密,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调整种植密度。一般土壤较肥的,1 亩田控制在 2000 株以内;土壤肥力稍弱的,1 亩田控制在 3000 株以内;土壤肥力贫瘠的,1 亩田控制在 4000 株以内,株距保持在 15-20 厘米之间,行距在 30-40 厘米之间。
防止植株过高:必要时可对黄豆进行摘心处理,控制其生长高度,防止过高遮挡水稻生长。 武夷山特产网 www.chinawys.com
防范鼠害:黄豆结荚、成熟时,容易招惹鼠害,可采取放置鼠夹、投放鼠药等措施进行防治。
收获与利用
收获时间:一般在水稻收割后进行黄豆的采收,此时黄豆荚已经风干,叶子基本落光,便于采收和脱粒。 武夷山特产网 www.chinawys.com
食用方式:黄豆的食用方式多样,可直接炒着吃、煮着吃,还可生出豆芽、做出豆浆、豆腐、千张、腐竹、豆瓣酱等
武夷山特产网 www.chinawys.com 合作请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