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关于缸炉烧饼的详细介绍:
历史渊源
起源传说:一种说法是元朝末年,明太祖朱元璋派朱棣 “扫北”,战争使许多村镇变为废墟,有个小炉匠为让孩子们有食物吃,从瓦砾堆里挖出破缸片,将和好面的饼贴在烧热的缸片上烤熟,发现饼外焦内嫩、香酥可口,后来小炉匠买新缸专门烤烧饼出售,逐渐形成了缸炉烧饼。
发展历程:据乐亭县志记载,缸炉烧饼起源于公元 1865 年的乐亭县,当时面食师傅石老化不断摸索改进,用缸炉取代吊炉烤制烧饼,使其风味独特,备受欢迎。

缸炉烧饼
制作工艺
垒炉:选用老缸,以壁厚、底大、肚圆、内壁光滑的为上乘。将缸体倒卧,缸口为炉口朝外,用砖砌好固定,砖与缸的间隙至少二十公分作为保温层,塞满草木灰,缸底部杵一个圆形孔作为烟道出口,插上烟囱,缸内铺砖垒平。
和面:用上好的面粉,为使烧饼口感酥脆且贴在炉壁上不下坠,需加入适量食用油作为 “底油”。 来源 武夷山特产网 www.chinawys.com
擦酥:和成的面粉醒会后揉成长条擀成长方形,用干面粉和豆油混合成酥,沿擀好的长方形面将酥放在中间捋成条状,用手掌均匀散开,然后将整块面由外向内圈起一个卷,搓匀后揪剂,待做烧饼皮儿。
调馅:以大白菜和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为最佳搭配,大白菜用压菜机挤干水分,将肉混合,加入大油、香油、葱、姜、味精等调料。
制作:将馅料包入面皮中,注意不能兜气,否则容易掉底,包好后正面均匀粘上芝麻。
点火刷炉:每炉烧饼用木炭 10 斤左右,以硬杂木为好,火烧到一定程度时放进柴木炭,烟散尽时用铁铲拢火,压实,将炭灰推成条状,长度基本同于缸的长度,然后在炭火上撒层草木灰。
出炉:刚出炉的烧饼外酥里嫩,香脆可口,炉顶受热均匀口感最好。 来源 武夷山特产网 www.chinawys.com
风味特点
口感丰富:缸炉烧饼外皮酥脆,咬一口能听到 “咔嚓” 声,内里柔软,层层叠叠,内馅鲜美,肉香与菜香完美融合,肥而不腻。
香气浓郁:在烤制过程中,面粉的麦香、油脂的香味、馅料的鲜香以及芝麻的醇香相互交织,散发出诱人的香气,令人食欲大增。
地域特色
唐山缸炉烧饼:以乐亭县的吊桥缸炉烧饼为代表,呈圆鼓形,焦黄色,个大馅足,外皮酥脆多层,内馅以猪肉、白菜为主,味道醇厚,具有浓郁的北方风味。
石家庄缸炉烧饼:多为四角方形,鼓胀焦黄,层层皮薄,酥脆清香,除了常见的肉馅,还会搭配粉肠等食材一起食用,别有一番风味。
武夷山特产网 www.chinawys.com 合作请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