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湘妃竹”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基本信息
学名:Phyllostachys reticulata f. lacrima-deae Keng f. et Wen
别名:斑竹、泪竹
科属:禾本科刚竹属桂竹的变种
类别:乔木或灌木状竹类植物

红湘妃
形态特征
竿:中小型竹,竿高达 5 米 – 10 米,竿环及箨环均隆起,竿箨黄褐色,有黑褐色斑点。
枝叶:箨耳较小,矩圆形或镰形,箨叶三角形或带形,橘红色,边缘绿色,叶带状披针形,叶舌发达,有叶耳及长肩毛。
花:花枝是穗状,一般长 8 厘米左右,小穗是披针形,长三厘米左右,含有一到三朵的小花。
生长习性
气候:性喜温暖、耐高温,生命力强,喜温、喜阳、喜肥、喜湿、怕风不耐寒,适温 15℃至 30℃,越冬温度不宜低于 5℃。
土壤: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适应性强,但以肥沃、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为佳。
光照:耐阴性强,在常绿阔叶林内,组成第二层林木,阳光下栽培则常生长不良。
分布范围
产湖南南部、广东及广西北部海拔 300-1200 米山区,在广西灵川,摆竹山组成大面积竹林。
繁殖方式
主要通过分株或播种繁殖,用分株法于春季至夏季进行繁殖,可直接栽植于浅水的池土中。
文化寓意
相传帝舜南巡苍梧而死,他的两个妃子娥皇、女英在江湘之间哭泣,眼泪洒在竹子上,从此竹竿上都有了斑点,故曰湘妃竹。湘妃竹象征着雅洁坦荡、忠贞爱情。
主要价值
观赏价值:湘妃竹竹竿上有紫褐色斑块与斑点,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,是著名的观赏竹,常用于园林绿化中,作为隔离带或庭院装饰。
经济价值:是中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,可用于制作工艺品及家具等,具有实用性与观赏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