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夷山清明粿是福建武夷山地区的特色小吃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食材原料
外皮原料:主要选用当地的清明草,学名鼠曲草,也会使用艾草等替代。还需搭配适量的糯米粉、大米粉或粘米粉,加入白糖水或温水和好捏成糕点或加工成皮子。
馅料原料:咸馅常用腊肉丁、冬笋丁、香菇丁、红椒丁、豆腐干、腌菜、豆芽、萝卜、芋头丝等;甜馅则有芝麻、桂花糖、豆沙馅、核桃、亚麻籽、红糖等。
制作方法
制作外皮:先将清明草采摘洗净,去除枝干和黄叶烂叶。煮一锅开水,放入一勺小苏打,将清明草下锅,水重新沸腾后关火,快速把草捞入冷水中防止变黄。接着将草切碎或用辅食棒等工具搅碎,锅中放一勺油,倒入草泥,再倒入半锅冷水,放一小勺小苏打,大火开锅煮至沸腾后再煮三分钟,关火。然后逐次倒入适量的粳米粉搅拌,揉至面团光滑不沾手,由于面团一冷容易破裂,未使用的面团可暂放电饭煲保温。
制作馅料:以常见的咸馅为例,将干香菇泡水,新鲜笋或笋干切丁,猪肉肥瘦分开切丁,咸菜切丁,葱切成葱粒。不放水,先翻炒肥肉熬猪油,待肥肉焦黄缩水后,倒入瘦肉继续翻炒两分钟,再倒入香菇丁翻炒 2 分钟,放入适量盐、生抽、料酒,接着倒入笋丁、咸菜丁翻炒 10 分钟,最后倒入葱粒翻炒 1 分钟,喜欢辣的还可以加入适量辣椒粉,关火放入适当味精调味即可。
包制与蒸熟:把面团揪成小剂子,每个面团搓成乒乓球大小,捏出一个手掌心大小的碗状,放入馅料,包成类似饺子或元宝的形状。蒸锅水开后,放入清明粿蒸 15 分钟左右。关火后,蒸屉拿出来,喷上冷开水,等一分钟后再夹出锅,这样可以防粘。

武夷山特色美食清明粿
风味特点
外观:因加入了清明草等绿色植物,外皮呈现出诱人的绿色,色泽油绿如玉。形状多为类似 “元宝形” 或圆形,还有的会做成砖块大小,农村地区也有将早米粿搓捏成粿猪、兔子等形状用于祭祀祖先。
口感:质感滑糯、糯韧绵软,吃起来口感丰富,既有清明草的清香,又有馅料的鲜美。
文化意义
祭祀文化:在闽台地区,清明节祭祀祖先、吃清明粿是主要活动之一,人们会将做好的清明粿带到坟头,作为祭品祭祀祖先,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。
时令象征:清明粿是春天的时令美食,它的出现标志着清明时节的到来,也代表着大自然的万物复苏,人们通过品尝清明粿,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馈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