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苑坑老枞水仙是武夷岩茶中的珍品,以下将从其产地环境、品质特征、制作工艺、冲泡方法等维度展开详细介绍:

慧苑坑老枞水仙
产地环境
地理位置:慧苑坑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内,是 “三坑两涧” 的核心区域之一,与牛栏坑、倒水坑、流香涧、悟源涧共同构成了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。慧苑坑在牛栏坑的北侧平行线上,与章堂涧在一条山谷通路上,连接着留香涧。
生态环境:慧苑坑四周山岩林立,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盆地地形。这里终年云雾缭绕、湿度较高,日照时间较短,冬夏季短,春早秋长,独特的小气候为水仙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,使得茶树芽叶在秋冬季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性生长。
品质特征
外观:条索紧结粗壮,呈油亮蛙皮青色,色泽滑润暗沙绿,干茶表面有时会起白霜。
香气:香气丰富且独特,以沉稳厚重的木质枞香为主旋律,夹杂着辛锐清长的兰花香,还有清新的粽叶香、青苔味。干闻时,有馥郁的焙火香,还带有熟果子的香气和鲜爽的豆奶香;热闻时,香气浓郁纯正;冷闻时,盖杯有青苔香、奶油香等。
口感:茶汤醇厚、入口糯滑、甜润鲜爽,茶质饱满有力度,滋味稠滑甜爽,回甘迅速,岩韵悠长。从口腔到喉咙处,都能感受到甘甜持久,水仙特有的甜醇与木质香、青苔味等相互交融,让人回味无穷。
叶底:叶底软亮匀整,色泽鲜活,部分叶底会呈现出 “蛤蟆背” 的特征,这是茶叶在焙火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现象,也是判断茶叶品质和工艺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
慧苑坑老枞水仙
制作工艺
采摘:一般在每年的谷雨前后开始采摘,选取树龄超过 80 年的慧苑老枞水仙茶树鲜叶。采摘标准为驻芽一芽二叶或三叶,要求鲜叶嫩度均匀、完整,无病虫害。
萎凋:将采摘回来的鲜叶均匀地摊放在水筛或萎凋槽上,进行自然萎凋或萎凋槽萎凋,使鲜叶中的水分适度蒸发,促使叶片内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,为后续的发酵和做青打下基础。
做青:通过摇青和静置交替进行的方式,使茶叶细胞相互碰撞,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氧化和转化,形成慧苑坑老枞水仙独特的香气和韵味。
杀青:采用高温快速杀青的方法,终止茶叶的发酵过程,固定茶叶的品质特征,同时进一步散发茶叶中的青草气,使茶叶香气更加纯正。
揉捻:将杀青后的茶叶趁热进行揉捻,使茶叶细胞破碎,茶汁溢出,茶叶初步成条,为后续的烘焙和造型做好准备。
烘焙:采用传统的手工炭焙技艺,经过三焙三醒、三进三出的过程,长时间连续低温慢焙,通过温度、红外线的作用,促使茶叶脱水糖化,促进内含物分解、转化成新的工艺香,增进汤色,使茶叶的品质更加稳定和醇厚。
冲泡方法
器具选择:建议选用 110ml 左右的白瓷盖碗,能够不吸香,真实还原茶叶的风味,搭配公道杯和品茗杯。
投茶量:一般为 8g 干茶,茶水比控制在 1:15 左右,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。
水温:以 100℃的沸水冲泡为宜,低于 95℃无法充分激发茶叶中的高沸点芳香物质。
冲泡步骤:首先用沸水烫热盖碗与茶杯,提升器具温度,激发干茶香;然后水沿盖碗内壁匀速环绕注入,避免直冲茶叶;第 1 泡 10 秒内出汤,醒茶不饮,第 2-4 泡 8-12 秒出汤,感受枞香爆发;第 5 泡起每泡增加 5 秒坐杯时间,释放木质底蕴,10 泡后可焖泡 30 秒以上,尾水甜如青甘蔗;出汤后盖碗倒扣,避免残留茶汤浸泡致涩。